岐黄讲堂

中医大百科

搓揉腧穴治疗高血压

  发布日期:2020-12-28  阅读次数:

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患高血压疾病的人越来越多,有时单纯的使用药物并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,中医针灸部分腧穴具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,可以通过搓揉降压穴降血压。

一 降压沟耳穴

出自《针法灸法学》。别名耳背沟。位于耳壳背面,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干,在耳背呈“Y”字形的凹陷沟部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段。具有滋阴利窍,清肝的作用,主治高血压,皮肤瘙痒症等。

当血压升高时,按揉这个穴位10~20分钟就能见效。按摩降压沟也具有保健作用,可以间接地刺激脊神经,对脏腑有一定的调理作用,经常按摩不仅能降压,也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。

按摩方法:以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,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,本法由上而下按摩10分钟,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,以红热为度。

二 太冲穴

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是肝经主要的穴位,适当的按压此穴,能够平肝潜阳,清肝利胆,激发肝经气血,改善血液循环,平稳血压!

按摩时,最好取坐位,用手拇指的指腹沿足踇趾、次趾甲缝向上移压,大约离脚背3厘米左右,按压时有酸胀感即是。如果按上去感觉较痛,说明患者肝经气盛,容易生气。倘若患者情绪比较急躁,则最好采用刮拭穴位的方法,使用牛角或匙子,让局部皮肤刮出青紫色的痧即可。

太冲穴可以按揉它,因为它是在两个骨头之间,如果你用整个指头按揉的话感觉会比较差,不妨用指头的侧面按揉,揉到有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。时间长短灵活掌握,按揉力度要适可而止。一开始你可能揉一会儿就没劲儿了,那就休息休息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